现在我国已经成模具生产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行业的销售量已接近1000亿元。在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看来,这一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国的模具工业体系已基本完善。
五金机械行业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远的时间内,国内对高精尖模具产品的需求仍将保持上升趋势,这就对国内行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产品技术是关键。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制造业,庞大的制造体系意味着中国每年将为世界的模具行业创造极大的市场空间。制造业是模具产业市场空间的创造者,是模具产业发展的发动机,是模具产业实现利润的源泉。
近些年,由于我国机械、电子、轻工、仪表、交通等工业部门蓬勃发展,对模具需求数量上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供货期越来越短。因此,引起了国有关部门对模具制造行业高度重视,将模具列为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制度比较完善,存在的价格扭曲就少,能源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能够充分反映到模具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因此落后产能就基本等同于模具的成本高或质量差,技术水平落后的模具企业因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自然难以生存。所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及时将不具有竞争力的落后生产能力的模具企业淘汰出局,从而促进模具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国内模具行业的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科研开发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与国外差距明显,出口产品创汇低,性能水平较低,售价也低,企业规模小,集度低,原材料涨价因素等严重制约了模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相关企业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完善配套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吸收外资,促进企业资产重组,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模具行业进一步提升技术和工艺水平,将大幅提升国内企业把握市场的能力,从而在今后的五到十年之内实现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双重质变,使我国真正成为模具强国。
我国模具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将会呈现为多元化的趋势。模具产品方面将会发展大型、精密、复杂及集精密加工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和绿色制造为一体的新技术专用工艺装备方向发展;模具企业方面则会向技术集成化、制造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加工高速化、设备精良化及自动化方向发展;企业经营方面走品牌化、国际化的道路;行业方面则是坚持信息化、绿色制造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模具零部件材料本身的要求提高,我国渐渐朝着制造强国迈进。